91制片厂生活片|91大神精彩视频|大象传媒麻豆一区在线|没有麻豆传媒的泡芙社区app|果冻传媒一二三四|91九色最新国产网站|国产性色在线视频网站|抖因视频|国产 传媒 麻豆|www四虎影视,avsm在线观看,类似的91制片厂,麻豆传媒 中文字幕

當前位置: 武平新聞網 >新聞資訊 >
【我和我的家鄉(xiāng)征文展播⑧】悠悠古道石徑嶺
2021-06-15 09:45:02?鄭啟榮/文?來源:  責任編輯:陳梅英  

【編者按】

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,也是“十四五”規(guī)劃的開局之年。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,充分展現我縣經濟社會發(fā)展的巨大變化,講述武平人民群眾的奮斗歷程和美好期望,武平縣融媒體中心面向廣大粉絲開展建黨100周年“我和我的家鄉(xiāng)”主題征文活動。現將收錄和粉絲投稿的作品進行展播,今天推出第八期《悠悠古道石徑嶺》

 

悠悠古道石徑嶺

文:鄭啟榮

 

從武平縣城西去20里,有一座大山橫亙在縣城西北邊,名石徑嶺。石徑嶺用石徑命名,皆因此石徑曲折蜿蜒、崎嶇險峻而名貫閩贛粵。

“迭嶂重岡斷復連,岧峣嵬際出層巔。”明朝汀州太守劉燾一首七律,勾勒出石徑嶺曲折峻險、云深高遠。石徑嶺海拔近千米,由吊云寨延伸而來,其勢險要,其路陡峭,“石路千余級,為通江西要道,險峻可扼”(民國《武平縣志》),這條石砌路,曾經是古代官吏以及“鹽上米下”商販、挑夫的唯一通道。

 

據說是明神宗年間,平川北門坊一個樂善好施的鄉(xiāng)紳李國魁(1618一1702)出資,鳩工庀材,石砌成。南麓自山腳至山頂隘口的這條石砌路十分陡峭,有七百多級,加上北麓的五百多級,共一千多級石階。從山腳仰望山頂,石徑如天梯蜿蜒至云層,故石徑嶺又名“云梯山”,是武平八景之一,曰“石徑云梯”。明代武平教諭王鑾在詩中描寫石徑嶺:“云梯削壁若書空,卓絕巍峨勢獨雄。寒影回超千嶂外,高懸多被白云濛。晝含霧雨看長潤,夜透星河望不窮。南去北來人不斷,遙看渾似畫圖中”。

登得山頂,但聞天風浩蕩,伸手可摘流云;極目遠眺,三省風光盡在眼前。山隘是塊小平地,建有若干屋宇,其中泥墻斑駁最古老的一座叫“登云亭”,傳為明英宗正統(tǒng)年間(1436一1449)武平知縣張策所建,給挑夫、商販、過往行人提供茶水,躲避風雨。這條崎崛險峻的山道,有過云起霞蔚、光風霽月的美好,但更多的是挑夫血淚,過客行路難的艱辛。為了護佑南來北往的過客,人們重修了登云亭,供奉了觀音菩薩,更名為“登云庵”,并加建了幾間房屋以作廚房、餐廳、客房之用。最引人注目的是登云庵青石板做成的大門,紅紫石門額上雕刻著質樸蒼勁的“云梯山”三個大字,大門對聯(lián)上書:“石徑有塵風自掃,云梯無路月恒升”。不僅十分形象,還極富詩意。三年前的一個秋日,我和幾位朋友相約登石徑嶺,一路秋色斑瀾,鳥聲啁啁,我們迤邐前行,邊走邊玩,到得山頂已是中午時分,沒帶吃的,大家早已饑腸轆轆,指望到庵里討些吃的,未料人去屋空,幸好廚房案板上還有幾塊豆腐,地上有一堆蘿卜。于是,大家動手,生火,洗菜,切蘿卜。我操廚,蘿卜燜豆腐,煮了一大盆,居然吃了個精光,都說是此生吃過的最好吃的蘿卜豆腐。臨走,放了張一百元的鈔票在桌上,用碗扣著。此次登石徑嶺,印象最深居然是今生常吃的蘿卜豆腐。



“崎嶇無異蠶叢路,石徑梯懸絕攀附。”石徑嶺隘口果然十分險要,自南往北只此一條石砌路,居高臨下,可謂“一夫當關,萬夫莫上”。以前土匪猖獗,人們從廣東把食鹽、布匹和各種貨物挑到江西,再從江西把大米、土紙、茶油等挑回武平和廣東,經過此地,常遇土匪在此“剪徑”,謀財害命。“驚唔驚,石經嶺”,人們談起石徑嶺便心驚肉跳。1927年10月中旬,南昌起義軍主力在潮失利后,朱德率余部2500多人向江西轉移,經過武平,在青云山伏擊戰(zhàn)和西門阻擊戰(zhàn)取得勝利后,途經石徑嶺,東留匪首何四妹和一幫土匪盤踞在隘口,他們以為憑借天險可以阻止起義軍前進。朱德以其智慧和軍事指揮才能,一邊指揮部隊疏散隱蔽,并派部分部隊正面佯攻,一邊帶領警衛(wèi)排從懸崖陡壁處攀藤而上,出其不意從土匪側后發(fā)起進攻,匪首何四妹當場斃命,其余匪徒見狀奪命而逃。起義軍順利通過石徑嶺,經東留進入贛南,會師井岡山。自此土匪搶劫有所收斂。


石徑嶺山高水險,石徑崎嶇,卻是風景優(yōu)美,曲徑通幽。沿途溝壑相連,嶂巒疊翠,樹高林密,藤蔓攀緣,蔭翳蔽日;路的兩邊長滿了不知名的各種花草,石階上落葉繽紛,青苔點點;山澗中清泉凜冽,水流潺潺。石徑嶺的動植物非常豐富,其多樣性不亞于梁野山。珍稀植物有號稱植物活化石的桫欏、銀杏,有國家二級保護樹種片楓荷和紅豆杉。比較珍稀的動物如貍、黃麖、獺、山羊、穿山甲、白鷴、老鷹、蟒蛇等。 


清代知縣劉昈詩中描繪石徑嶺:“柳外鶯聲時送響,松邊鹿隊自相喧”;劉燾的詩也說“遙聞猿嘯蒼煙里,仰見人行白日邊。”知縣趙良生詩:“踏葉走驚蛇,披榛穿毚兔”。野生動物之多樣可見一斑。三年前我到這里時就見到過白鷴,兩只美麗潔白的精靈悠閑地在地上覓食,可惜未等我舉起相機,它們已飛快地消失在林中。

 

這里曾流傳不少聳人的聽聞:有一次,有個東留人去城里買來一捆草席,回到石徑嶺時已是暮色蒼茫,走在石砌路上,突然覺得有人拽他肩上扛著的草席,猛一回頭,是一只老虎,魂飛魄散的他丟下席子撒腿就跑,而老虎也被一下子撒開的大草席嚇了一跳,返身逃進樹林里去了。還有一則傳說更神奇,說的是以前武平城里有一家人去東留走親戚,累了,便坐在路旁一棵倒下的大樹上休息,男人吸完一桿煙,把還滾燙的煙灰扣在坐著的大樹上,未料大樹突然蠕動起來,轉身把他們幾個滾翻在路旁,一溜煙竄進溝里去了,大家方知是一條大蟒蛇,一個個嚇得面色鐵青,說不出話來。這些奇異的傳聞,更為石徑嶺涂上了一抹神秘色彩。


我總共去過兩次石徑嶺,更早的一次約在十年前,記得是四五月間,山雨欲來,乍雨還晴,一會兒小雨一會兒太陽,樹林里蒸騰著霧氣,山泉淙淙,清澈透亮。這條曾經“南去北來人不斷”的官道,如今除了養(yǎng)蜂、上山砍柴勞作的人外,已是鮮有往來客。山里異常寂靜,只有不時從眼前飛過的杜鵑和其它鳥雀在唱和,時而傳來幾聲在山里干活的“篤篤”聲,像大山的聲聲嘆息。我們走在幽靜的山道上,忽從對面不遠處傳來動聽的山歌:“新做擔竿樣咁靚,送奔阿哥上門嶺,保佑阿哥賺到錢,老妹等到石徑嶺”。末了,一聲“喲嗬一一”,韻味悠長。我們聽到歌聲,可惜無人能和,便也學著“喲嗬”起來,聲音在山谷里久久回蕩。稍頃,不遠處的女聲又起:“石子砌路當當嶇,阿哥出門哪久歸?一日當得年般久,哪得年頭到年尾?”歌聲未了,陽光普照,我們除了回以“喲嗬一一”,繼續(xù)趕路,我們喘著粗氣,爬到半山,回望來時路,但見霧起山谷,峰巒疊顯;遠處歌聲時斷時續(xù),悠遠而傷感。


有感于此次石徑嶺之行,忽然心血來潮,填詞一闕,曰:《定風波·登石徑嶺》

“路隘林深野草牽,山回水曲濺苔蘚。磴道千層足欲亂,魂斷,子規(guī)聲里雨如煙。峭壁巉崖石徑蜿,誰憚?人生途路本多艱。回看青山蔥翠遍,虹絢,樵歌漫上水云天。”

 

作者介紹

鄭啟榮,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、福建省作家協(xié)會會員、福建省書法家協(xié)會會員、福建省音樂家協(xié)會會員、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(xié)會會員。著有散文集《武平大賦》(與人合著)。


 

編輯:陳梅英

審核:林向榮 程榮偉

終審:劉凌平

免責聲明

1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武平新聞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視頻,版權均屬武平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已經被本網協(xié)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武平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
2、本網未注明“來源:武平新聞網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來源”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來源:武平新聞網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(lián)系。

[更多]時政動態(tài)
[更多]新聞資訊
[更多]政務公開
  • 閩ICP備 2021003204號-1
  • 閩公網安備 35082402000139號
  • 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:35120210036
  • 主管:中共武平縣委宣傳部 主辦:武平縣融媒體中心 地址:福建省武平縣平川街道政府路98號
  • 郵政編碼:364300 職業(yè)道德監(jiān)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、掃黃打非及涉未成年人、涉企網絡侵權專用舉報電話:0597-3339039
  • 武平新聞網投稿、網民意見收集及舉報郵箱:[email protected];舉報電話0597--3232222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 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:010-88650507(白)010-68022771(夜)
  • 武平新聞網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