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野染“金”,,稻谷飄香,。10月10日,,在武平縣武東鎮(zhèn)四維村雙季稻示范片基地里,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稻稈,,收割機在來回穿梭,,田間地頭奏起動人的“豐收曲”。 基地負責人王桂連介紹,,“我今年種植晚稻面積有266畝,,今年晚稻顆粒飽滿,品質非常好,,預計畝產750公斤左右,。” 武東鎮(zhèn)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工作,,早安排早部署全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,,不折不扣執(zhí)行中央、省,、市,、縣強農惠農政策,向農戶大力宣傳“武平縣糧食生產發(fā)展十條措施”政策,。同時因地施策,,出臺獎補政策,鼓勵種植主體采取“村集體+農機合作社”,、集中機械復耕等多種方式,,積極探索變“荒”為“寶”的發(fā)展路徑,有效促進撂荒地復耕復種,。武東鎮(zhèn)還積極加強高標準田建設,,實施糧食產能區(qū)增產模式攻關與推廣、糧油綠色高質高效生產基地建設等項目,,大力推廣農業(yè)“五新”技術,,促進糧食增產增效。 武東鎮(zhèn)農技服務負責人李雪松說,,“這幾年我們農技站通過加強對水稻種植的田間管理,,提高機械化水平,像機械化的育秧,、機械化的耕作,、機械化的收割。同時我們農技站進行了田間的技術指導,,幫助農民們掌握了農技方面的種植技術,,從而提高了糧食的產量和品質,。” 武平縣積極落實“藏糧于地,、藏糧于技”戰(zhàn)略,,加大糧食生產扶持力度,通過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,、良種培育,、農業(yè)技術推廣服務,不斷提高糧食生產綜合能力,。 據了解,,今年武平縣秋糧種植面積約27.9萬畝,其中中稻約5.8萬畝,,晚稻約21.2萬畝,,旱糧0.86萬畝。目前各地的晚稻已陸續(xù)開鐮收割,,梁野大地到處一片豐收圖景,。 編輯:陳榮香 審核:林向榮 終審:鐘曉芳 |
1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武平新聞網”的所有文字,、圖片和視頻,,版權均屬武平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,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不得轉載,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,。已經被本網協(xié)議授權的媒體,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武平新聞網”,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,。
2、本網未注明“來源:武平新聞網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,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來源”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,。如擅自篡改為“來源:武平新聞網”,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,,請及時與我們聯(lián)系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