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勤春來早,春播春種忙。2月26日,在武平縣十方鎮(zhèn)彭寨村宏信家庭農場育秧工廠內,一條自動化育秧生產線正開足馬力生產,擺盤、撒土、澆水、撒種、蓋土、出盤……整個流程不超過30秒。不一會兒,在生產線的末端,就已摞好了一個個秧苗盤。 宏信家庭農場負責人賴文達介紹,今年農場計劃種植早稻350畝,采用工廠化育秧技術后,每天可播種約4500片秧苗盤。“從整地、放秧盤到暗化處理,整個育秧過程僅需5天即可完成,比傳統(tǒng)種植方式節(jié)省了大量人力和時間。”賴文達表示,工廠化育秧不僅提高了效率,還為春耕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。 武平縣農業(yè)農村局不折不扣落實省、市、縣水稻扶持政策,圍繞強農惠農政策宣傳、糧油生產任務落實、春季農作物田管指導、春耕生產物資儲備和保障供應等重點工作,組建5個指導服務工作組,深入各鄉(xiāng)鎮(zhèn)(街道)開展春耕服務,通過大力推廣新品種、新技術、新肥料、新農藥、新農機等“五新”技術,推動農業(yè)生產提質增效。 十方鎮(zhèn)鄉(xiāng)村振興服務中心主任蘭光生說,“早稻育秧是水稻生產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,苗床要選擇地勢平坦,排水良好的田塊,播種時要先精耕整地,同時也要注意浸種催芽育秧播種技術。春耕期間,我們農技人員也會持續(xù)下鄉(xiāng),指導種植戶科學化育秧,全力保障春耕生產。” 據了解,武平縣今年計劃早稻種植面積8.2萬畝、中稻種植面積5.8萬畝、晚稻種植面積20.8萬畝。為確保糧食生產任務順利完成,武平縣將全年糧食和油料生產目標細化分解到各鄉(xiāng)鎮(zhèn)、村,堅持“穩(wěn)糧食、增單產”兩手發(fā)力,端穩(wěn)糧食飯碗。 編輯:陳榮香 審核:林向榮 終審:鐘曉芳 |
1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武平新聞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視頻,版權均屬武平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已經被本網協(xié)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武平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2、本網未注明“來源:武平新聞網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來源”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來源:武平新聞網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(lián)系。